News AND INFORMATION
CONTACT US
全國服務熱線:400-0404-063
傳真:021-65988315
郵箱:ztec-marketing@ztec.net.cn
總部地址:上海市楊浦區周家嘴路3388號城市概念園區8號樓北區C07
工廠及研發中心:江蘇啟東市南陽鎮喜利得路10號
售后服務地址:上海市奉賢區南橋鎮環城南路1065弄8幢4號402室
更新時間:2023-03-21 已閱讀:次
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回答中外記者提問時強調,要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敖^大部分老百姓不會天天盯著看GDP增長了多少,大家更在乎的是住房、就業、收入、教育、就醫、生態環境等身邊具體事。政府工作就是要貼近老百姓的實際感受去謀劃、推進,真正做到民有所盼、政有所為?!?/span>
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生態環境與所有人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所有人關注的焦點之一。根據最新調查結果,民眾對生態環境的滿意度超過90%。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還需要牢牢把握住以人民為中心這個發展思想,穩定改善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期盼。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要讓工作成效體現在人民群眾的直觀感受上。PM2.5濃度連續9年下降,是我國大氣污染治理的顯著成果,但對于廣大百姓來說,這遠沒有朋友圈里曬出的藍天白云、故宮鼓樓拍到的星軌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在《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的編制過程中,除了專業性極強的數據指標,還增加了百姓看得見、摸得著的“親民指標”,比如恢復“有水”的河流數量、重現土著魚類或水生植物的水體數量和城市建成區黑臭水體控制比例等。待規劃結束向百姓交賬時,要說明白哪條河能游泳、哪條河里有魚了。通俗易懂的指標更能調動公眾的參與積極性,方便群眾監督,更好地分享治理成果。
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是一項系統工程,對其進行評估也有科學嚴謹的數據指標體系。但對于老百姓來說,環境改善的幸福感更多來自身邊看得到的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而不是那些客觀準確但不容易看懂的數字。生態環境保護是實實在在的民生工程,只有讓老百姓真切地感受到變化、有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他們才能真心實意地支持和參與到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中來,形成環境保護合力。這一點,在各地謀劃出臺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過程中尤為需要引起關注。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生態環境質量的要求明顯提高,單純的指標改善已經不能滿足需要。比如,只是將一條黑臭河變得不黑不臭,群眾的感受并不明顯,如果配套生態駁岸、休閑棧道等設施,讓大家能戲水、親水,獲得感、幸福感會加倍提升。因此,在解決群眾身邊的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改善環境質量的同時,更要統籌規劃口袋公園、河邊綠道等配套設施,讓百姓能夠推窗見綠、開門親水、移步進園,真正享受環境質量改善的成果。
統籌好發展與保護,以高水平保護優化高質量發展,是各地在推進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過程中必須面對,也必須解決好的課題。比如,在推進國家公園建設的過程中,必須堅持生態優先,但也必須考慮民生改善問題,在保證其生態價值和公益屬性的前提下,探索一條良性循環、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生態之路。武夷山國家公園推動“茶—林”“茶—草”模式的生態茶園建設,通過旅游業和茶產業的帶動,補償社區居民和企業退出武夷山國家公園核心保護區所造成的經濟損失;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通過推廣生態養蜂項目,既提高村民經濟收入,又增強他們的生態環境意識……這一系列實踐有力地證明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在出臺生態環境保護措施的同時,也要多謀劃民生出路,真正實現生態利民、生態惠民。
說到底,黨和政府一切工作的宗旨就是為民造福。當前,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廣泛,需求更多,層次更多。為滿足人民群眾多層的需求,需要堅持系統觀念,把握好各項工作的節奏,讓生態環境保護更好地造福于民。
作者:劉秀鳳
來源:中國環境 如有侵權 請聯系刪除